傳媒報導

傳媒報導
【紀律部隊首長親身分享系列】前消防處處長 - 黎文軒
團隊工作無分階級 親自帶隊進入災場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港專)邀請到前消防處處長黎文軒先生,SBS, FSDSM主持「紀律部隊首長親身分享系列」講座,他於講座期間分享了由助理消防隊長升至處長一職期間擔任過的不同崗位,及參與多項重大的前線救援行動、行政策劃工作等寶貴經驗,以及擔任消防員應該具備的條件等。

「救災扶危 為民解困」是消防員的使命,黎文軒在消防處工作了37年,由助理消防隊長升至處長一職,曾駐守不同崗位,以及曾参與多項重大的前線救災行動及行政策劃工作,黎文軒一直堅持以身作則,與同袍並肩作戰,帶領隊伍發揮團隊力量,面對各種困難與挑戰時,仍竭力為市民服務。

黎文軒一直謹記自己的使命,即使已身為副處長,仍親自帶隊進入災場。在2011年11月30日,花園街街市發生四級火警,火災造成9人死亡。黎文軒指出,災場是舊式商住樓宇,不少單位改建為「劏房」,樓宇結構性被改動,增加滅火救援工作難度,火勢極速蔓延,樓梯充滿熱力和煙,居民難於逃生,視察環境後,便立即決定自己親身帶隊救人,其他同事可以專心救火,他沿後樓梯而上,每層樓進行搜救,救了20、30名居民。

另一個挑戰是發生在2016年1月24日的霜凍事件。當時黎Sir已擢升為消防處處長,當天早上七時收到指揮官的來電,指大帽山上有20人出現低溫症、受傷需要救援,憑經驗告訴他「事態嚴重」,要立即進行部署。原來當天正舉行國際越野賽事,共有1800名跑手,「跟住個心就跑咗出嚟」,隨即向主辦機構了解詳情,同時,考慮到一般前線人員的裝備未必足夠,即時調動「高角度專隊」到場,因為專隊曾接受外國的專業訓練和配備攀山的裝備。

正所謂「雪上加霜」,當時大帽山出現凍雨及小冰粒等現象,大批市民名上大帽山及飛鵝山賞霜,加上有參加越野賽事的跑手,數百人被困山上,過百人出現低溫症不適,由於路面結冰車輛未能上山,前往救援的消防員,只能徒步登山,過程中消防員多次跣腳跌倒,有消防員自製防跣裝備,作為處長的他,亦立即發散人手在全港購買雪抓鞋,買了58對鞋應急,並要求工程部同事到場,為消防救援車裝上鐵鍊,讓車可以在冰上行走。

前線的消防人員一直堅守崗位,當日最早到達的消防人員,在當天7時到達,原本9時收工,但一直陪伴被困的市民,工作至翌日凌晨三時才收工,更亦出現低溫症,可見他們的專業精神。

至於最令黎文軒感到心痛的是,在他退休前,於2016年6月21 日發生的淘大工業村迷你倉四級大火,引致兩名消防員的殉職,黎Sir更因事件在鏡頭前哽咽。他憶述,災場有超過250個迷你倉,是開埠以來最難救的火警,歷時5天,出動3000人次消防員。

回顧該次108小時的滅火過程,黎文軒指,當時有很多虛假消息在通訊軟件發放,指大廈有倒塌危機,「我做消防咁耐,第一次有同事嘅家屬嚟到探班,畀我嘅感覺就係生離死別」,當看到這個情景,必需要穩定軍心,「我堅持要入火場,畀同事睇到我都夠膽入場,你駛乜驚呀」,加上,周邊有9幢住宅大樓,有超過1000名居民,所以一定要「打好呢場仗」,雖然被傳媒指責,認為他們「推消防員去死」,但黎Sir強調:「我哋唔係睇火,而係救火」,消防處的工作是保護市民財產,這是他們的專業,不能動搖,要求每天做三次的「Stand-up」向傳媒發放正確信息,同時可讓家屬得知最新情況,讓他們安心。

「我們是不會做任何事令前線同事犧牲」,除了要處理虛假消息外,最重要的是要顧及前線同事,災場十分危險,雖然身穿全副裝備,可在火場逗留35分鐘,由於當時酷熱天氣,因此,下令每名消防員只能進入15分鐘,減少體力消耗,可是,不少前線消防員要求:「阿Sir你畀我再入去砌」,希望可以再進入火場救援,可見前線消防員的士氣十分高昂;在滅火救援行動期間,更有不少市民自發送食物、飲品給消防人員,以示支持,讓他們非常感動。



【紀律部隊首長親身分享系列】前消防處處長 - 黎文軒

【紀律部隊首長親身分享系列】前消防處處長 - 黎文軒

【紀律部隊首長親身分享系列】前消防處處長 - 黎文軒

【紀律部隊首長親身分享系列】前消防處處長 - 黎文軒

【紀律部隊首長親身分享系列】前消防處處長 - 黎文軒

【紀律部隊首長親身分享系列】前消防處處長 - 黎文軒

【紀律部隊首長親身分享系列】前消防處處長 - 黎文軒

【紀律部隊首長親身分享系列】前消防處處長 - 黎文軒

【紀律部隊首長親身分享系列】前消防處處長 - 黎文軒

【紀律部隊首長親身分享系列】前消防處處長 - 黎文軒

【紀律部隊首長親身分享系列】前消防處處長 - 黎文軒